脑机接口技术让瘫痪 18 年的患者通过 AI 实时"说话",延迟仅 1 秒
作者
2025-08-17
1次阅读
人工智能

因脑干中风瘫痪18年的患者安・约翰逊(Ann Johnson),通过一项脑机接口(BCI)技术再次实现了实时“说话”。此前,她依赖眼动追踪系统,每分钟只能沟通14个词。这项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联合开展的临床试验,通过植入神经假体来记录大脑语言运动皮层的信号。当约翰逊尝试说话时,设备会检测到神经活动,并通过人工智能(AI)解码器将这些信号转化为文本、语音或数字形象的面部表情。该技术的核心突破在于将解码延迟从最初的8秒缩短至仅1秒,实现了近乎实时的翻译。为了提升个性化体验,研究团队利用约翰逊婚礼时的录音重现了她的声音,并为她匹配了可以模仿面部表情的虚拟形象。研究团队的目标是使该神经假肢成为“即插即用”的标准临床工具,未来的改进方向包括无线植入装置和更逼真的虚拟形象,以实现更自然的互动。研究人员强调,该系统仅在用户有意识地尝试说话时才会工作,保障了用户的自主性和隐私。这项技术有望为因中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等疾病而失去语言能力的人群带来革命性的沟通方式,帮助他们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