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元年的人形机器人,要破局C端?

作者
2025-08-01
2次阅读
机器人
文章详情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的元年。近期,多家机器人企业频获大单,推动行业从B端工业应用向C端消费市场拓展。一、频获大单,进入规模化量产元年近期,行业内出现多笔重大采购订单,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入落地阶段:*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斥资1.24亿元采购人形机器人,由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中标。该项目将首次把人形机器人批量应用于通信设备制造场景。* 优必选科技以9051.15万元中标,其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已进入蔚来比亚迪等车企生产线。* 普智机器人也与某智能制造公司签订了约2825万元的销售框架合同。这些来自制造业巨头的订单,打破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能力的质疑。在工信部《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支持下,产业链发展迅速。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通用机器人与通用AI结合是主流趋势,未来3-5年应用将加速落地。二、瞄准C端蓝海市场,开启破局之路在B端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形机器人正向C端消费市场渗透。* 小鹏机器人IRON已在门店尝试担任销售角色,介绍车型并服务用户。* 特斯拉透露,其第三代Optimus机器人预计2025年面向中国C端市场推出,2026年实现量产,目标是完成叠衣服、照顾小孩等家庭任务。尽管人形机器人要真正走入家庭,仍需解决环境适应性和成本控制两大难题,但市场前景广阔。行业报告预测,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千亿元,全球市场在2035年有望达到1.12万亿元。长期来看,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C端场景将成为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