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罗德破茧之路:从安防企业到具身智能特种机器人先行者

作者
2025-10-01
2次阅读
机器人
文章详情

总部位于深圳的施罗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15年间从一家安防企业转型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成为具身智能特种机器人领域的先行者。破茧成蝶:从安防到机器人2008年,创始人宋有聚目睹工人在高危地下管道中作业,决心“用机器人把人从危险中解放”。2009年,施罗德放弃安防业务,投身于管道检测机器人的研发。面对外企垄断的市场,团队利用深圳强大的供应链生态(如华为、大疆、比亚迪),在2010年成功研发出中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排水管道检测机器人。2016年,公司在美国CES展上受到启发,开创了“乐高积木式”的模块化机器人平台,通过160多种可插拔模块,实现了90天快速孵化新产品,奠定了其技术护城河。硬核创新:核心产品与技术施罗德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三位一体”创新体系,主要产品线包括智能管网检测修复设备和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 智能管网检测修复设备:明星产品如S190DHD管道检测机器人,直径仅15厘米,能在复杂管道中精准定位;清淤机器人D600D等设备,均采用模块化设计,适应不同作业环境。* 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U960防爆巡检机器人专为高危环境设计,曾在-40℃的极寒环境下连续稳定工作72小时。公司的AI算法库是其智能化的核心,能够实现缺陷识别和智能预警,误报率低于5%。所有产品均通过IP68防水防尘及防爆认证,可在-40℃至120℃的极端环境中稳定作业。沃土深耕:深圳的创新生态施罗德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深圳的创新环境。深圳市政府提供了“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的高效服务和政策支持。深圳完善的产业链、高校科研机构的人才支撑以及华为、大疆等龙头企业形成的创新氛围,共同构成了施罗德成长的沃土。向新而行:全球化布局施罗德的产品已覆盖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在香港、墨西哥湾、俄罗斯等地的复杂项目中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实力。公司计划到2029年将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35%,正以硬核创新能力在全球智造版图中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