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器人既要进工厂 也要进家庭

近期,深圳机器人企业迎来“订单潮”,优必选以2.5亿元订单刷新全球人形机器人单笔记录,其Walker系列累计合同额超4.3亿元;智元、原力无限等公司也获得数亿元合同,众擎、乐聚、逐际动力等企业在细分领域同样订单丰硕。“深圳智造”机器人正从实验室加速走向生产线。订单潮涌与双轮驱动* 深圳企业领跑: * 优必选:Walker S2人形机器人凭借自主换电技术,获得汽车工厂大单。 * 众擎机器人:与多伦科技合作,未来3年交付不少于2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用于公安、交通等场景。 * 乐聚机器人:全年交付目标为1000至2000台。 * 逐际动力:双足机器人TRON 1获高校与科技公司批量订单,并与京东合作探索物流应用。 * 星尘智能:与仙工智能合作,将机器人部署于工业仓储。* 市场与技术背景: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24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全球第一。 * 订单爆发的核心是技术突破,如优必选的自主换电技术、智元的柔性制造能力等。 * 政策(设备更新、以旧换新)和市场(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需求)提供了强劲推力,资本也大量涌入,2024年前7个月融资总额超240亿元。热潮之下的隐忧与挑战* 市场局限:目前订单90%集中在工业场景,C端消费级市场开拓不力,产品难以进入普通家庭。* 技术瓶颈:机器人多为“专才”,难以适应多场景,跨行业复用和规模化降本是难题。* 产能与交付:许多企业订单量与实际交付量差距巨大,核心部件供应、新工厂产能爬坡均是考验。* 人才短缺:行业开创性人才极度稀缺,成为产业升级的短板。尽管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距离万亿级规模尚远,但随着优必选、优艾智合等公司的机器人在工厂和公共服务场景中落地,大规模量产的曙光已经显现。